【学术报告】瑞典隆德大学丁鹏基博士——飞秒双光子激发H原子产生背向激射及在燃烧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杏运官网平台发布时间:2017-12-20访问量🏏:960

 报告题目🧑🏼‍🍳:飞秒双光子激发H原子产生背向激射及在燃烧诊断中的应用

时间🌄:2017年12月21日,上午10点🧑🏼‍🎤,地点🧑🏽‍🍼:杏运大楼104
报告人: 丁鹏基博士🛝,瑞典隆德大学
邀请人🤙🏻: 刘一 教授

个人简历:丁鹏基博士, 2010在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取得理学学士学位。随后获得国家基金委资助前往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应用光学实验室攻读博士,在Andre Mysyrowicz教授和刘一博士指导下研究飞秒激光空气等离子体中的激射效应,于20169月取得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巴黎综合理工大学)量子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173月赴瑞典隆德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至今💟。在包括Physical Review Letters在内的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

报告摘要:在燃烧诊断领域,双光子激发原子和分子产生激射(lasing)在1990年代被发现是个普遍的现象🤸🏻‍♀️,比如在O, H, C, N, CO and NH3 中都观察到激射效应。由于激射相比于荧光有很高的强度以及它很好的方向性及相干性🤼‍♂️,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诊断方法。但是,由于在泵浦方向上这种方法较差的空间分辨以及光解的干扰,使其在之后的20多年里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近期,我们通过将205纳米的飞秒激光脉冲聚焦到CH4/AIR喷射火焰中🧑🏼‍🌾,观察到了双向的H原子的656纳米激射🧑‍🏭。背向656纳米激射脉冲有很小的发散度,而且其时间宽度为20皮秒左右,意味着可以做到几个毫米的空间分辨。用两个或单个CH4/O2喷射火焰,我们测量背向激射脉冲的时间信息并换算成距离,我们发现用背向激射测量的距离与实际距离是一个线性的依赖关系,表明背向激射技术(Backward lasing technique)在空间分辨测量上是可靠的。通过分辨单个CH4/O2喷射火焰中的两个H原子反应区(reaction zone)🧑🏼‍🚀,我们得到最佳的空间分辨是1.65毫米。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背向激射技术完全可以成为一种新的单端光学遥感测量技术。

 

 


分享到:
返回原图
/

杏运专业提供:杏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杏运欢迎您。 杏运官网xml地图
杏运 杏运 杏运 杏运 杏运 杏运 杏运 杏运 杏运 杏运